孩子的理財趣事:“理財從娃娃抓起”
我想我的理財意識是從小就有的。那時是無意識的。兒時的我,在那時的“理財道路”(姑且就這么說吧,要不然,偶怕斑竹說偶跑題)中,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。今天先揀其中的一件來說,以后有時間,再將其他的趣事向各位慢慢道來。
我很小的時候就會看家里的“桿兒秤“了。而且,我出生在一個農村的家庭,爸媽種地,種出的瓜果蔬菜經常要到市場上去賣。都不記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了,爸媽去市場賣菜,我也會跟了去。所以,從小對于買進買出的事情,早就習以為常了。我媽的心算能力很強,我跟我媽出去賣菜,時間久了,我也練就了很棒的心算能力。平常去市場上買菜,不等那些小商小販們算好價格,我在心里早就算好了,而且一兩一錢都不差,不過我不會先報出數來,我要等那些小商小販們先說,若是他們說的數兒比實際低了,碰上我心情好,我就會提醒他算錯了,要是碰上我心情不好,我也就聽之任之,不說也罷。但是,如果他們說的數兒比實際高了,我就會一兩一錢的讓他再算清楚,才算罷了。說到這兒,我還得感謝我老媽,虧了她,我現在的心算能力才這么好,而且我的數學也一直都還不錯噢。而且,數學好,有利于理財。不過,我媽從來就沒有注意過我有這方面的天賦。但是,后來的一件小事,讓我引起了她的注意。再后來,還發生了一系列的事,更加讓我媽覺得我這個女兒真是讓她不可思議,當然了這都是后話了,我會在以后的續集里慢慢介紹。
那一年,我大概有十來歲,好像是上小學二年級吧。果園里的蘋果成熟了,我媽要到集市上去賣蘋果。正好是星期天,我也跟我媽一塊去,其實我媽只是想讓我幫她看看攤什么的。一上午過去了,蘋果賣的差不多了,大概還剩十來斤的樣子時,我媽說,她要去集市上買一點菜,讓我幫她看一下攤,她一會兒就回來。我當時就問我媽,那要是你不在時,有人來買蘋果,我賣給他多少錢一斤合適。我記得,我媽當時好像是說一塊五一斤來著,具體價格記不太清了,大概是這么個數。我就說好,你去吧。我媽不放心,就交待旁邊賣姜的大叔,讓他幫忙照看一下。交待完了,我媽才去買菜去了。
說來也怪了,我媽剛走就過來一中年阿姨要買蘋果。她說,小姑娘蘋果怎么賣呀?我說一塊五一斤。她說,能不能便宜點兒。我說,你想買多少(潛意識里用了誘敵深入法,當時是沒有察覺的,這是我現在分析的)?她說,你便宜點我就多買點。我當時稍微一沉呤(當時就趕快算了一下,要是一下買五斤的話就算六塊吧,這樣一斤算來是一塊二,也還行),于是沖口而出,對她說:低于五斤還是一塊五一斤,若是買五斤就算六塊。中年阿姨算了一會,當然,她也不傻,一斤便宜了三毛錢,而且看我賣的蘋果又不差,而且小時的我長得憨憨的,也挺招人喜愛的(表要說我自戀噢,小的時候很多人都說我乖噢)。所以,她很快決定,買五斤蘋果。雖然是第一次耍秤桿兒,但是我卻是一幅成熟的樣兒,幾斤幾兩看得清楚著呢,而且也不怎么慌。后來,這位阿姨見我使秤使得好,還夸我了呢。于是,付錢,第一次交易成功。
中年阿姨走了以后,連著來了幾播人,都要買我家的蘋果,他們都在砍價,后來,我決定不論買多買少一律一塊三一斤。剩下的這點蘋果,一下就被這幾個人給刮分了。這回他們買卻不是整斤整兩的,但是,我還是把帳給他們算得清清楚楚的,甚至錢數精確到分。而且算得一點也不比大人慢,弄得這些買蘋果的顧客直夸我,就連旁邊賣姜的大叔都說:這閨女不簡單呀。結果,沒用一刻鐘,就把蘋果全賣出去了。賣完了,覺得好輕松啊。
又等了約半個小時,我媽才買菜回來。她一回來,整個人都愣了:蘋果呢?我自豪地說:都賣完了。賣完了?!你賣的多少錢一斤?于是,我就把怎么賣的,價格如何,賣了多少斤,一共賣了多少錢,一一向我老媽匯報了。我老媽聽完后,先是埋怨我賣得便宜了。但是旁邊的賣姜的大叔卻不這么認為,他說:你們家閨女很厲害呀,小小年紀帳算得這么好;再說了,有句俗話說得好‘買了賣了是行事’嘛。后來,我媽問我:你會不會看稈啊?我說:怎么不會啊?于是,我媽就拿著秤問我這是幾斤,這是幾兩。我毫不含糊,全部答對。然后,我又把我賣的錢交給我媽,我媽算了一下帳,分毫不差。這才不再說什么了。
后來,我媽問我:你是怎么學會看秤的呀?我說:天天看你稱東西,早就學會了。我媽嗔怒道,臭丫頭!不過也因為這件事,我媽不再小看我這個臭丫頭。不過,還好,我媽是個明事理、有遠見的人,所以,她不會像有的農村父母那樣,看孩子能耍秤桿兒,就早早地讓孩子輟學,一輩來耍秤桿兒。而是,從此,她會有意識地培養我的心算能力,而且很多事情她都敢放手讓我去做。有時候,地里面種什么東西,她會問我。我就會告訴她今年該種什么什么。她問為什么呀?我就會告訴她為什么。那時候,我就知道,分析農產品市場啦(現在想來真的是好有意思呀,搞得我媽現在還逢人就說,我們家閨女,若是考不上大學,在農村里種地也是一把“好手”,可惜,我沒有這個機會,大學一考就考上了)。我媽聽著我幼稚的分析,從來都不會取笑,她會鼓勵我說下去。當然了,媽媽不一定像《塵埃落定》里的大土司一樣真就聽傻兒子的話去種植糧食。但是,她對我的尊重和有意識的培訓,卻使我受益終生。我從小就比別的孩子獨立的早。我想,這跟小時候我媽對我的培養是分不開的。而且,在一系列的理財趣事中,我和老媽的交流也日漸增多,好像我們就沒有像別人說的什么代溝。現在,我有什么事還是愿意跟我老媽說,我老媽有什么事也愿意跟我商量。
最后,再一次感謝我老媽。希望不管是有孩子的父母,還是將要有孩子的,看了我這篇文章能有所啟發吧。
媽媽的第一篇理財相關文章:
兒子理財趣事,理財要從娃娃抓起
來源:南國早報
兒子7歲了,雖然剛上小學一年級,但也能跑腿學舌,買斤醬油打瓶醋了。
酷夏難熬,我吩咐兒子去買根雪糕。
“我也買一根。”兒子總會不失時機地提出不算過分的要求。
幾元錢,兩根雪糕,父子共享。
幾天過后,我們父子分享兩根雪糕的清爽逐漸出現微妙的變化。時而是一根雪糕,5塊冰塊;時而是一袋方便面,5塊冰塊。最后竟只有一塊冰塊,其余的都是小食品了。
當然了,在分配問題上,我所得到的只是冰塊而已,并且數量還在不斷減少。
當我意識到可能有一天連冰塊也沒有的時候,我決定采用美國式的方法教育他,讓他自食其力,零花錢與勞動掛鉤。
我把掃地、澆花、扔垃圾、疊被等10件雜事,每項定為1角錢,說好當天結賬付錢。第一天,兒子最積極,各種事都做。他晚飯草草吃完便催促我快吃,我最后一口飯還沒吃完,他就奪過碗去洗了。晚上一結賬,兒子賺了1元錢。他看著自己賺的錢,笑得嘴都合不攏了。
幾天下來,兒子有了一小筆錢,得意洋洋地去消費他的勞動所得。他買最便宜的冰棒、最小包的食品,價格都不超過1元。我也喜上眉梢,兒子知道生活的艱辛,會節約用錢了。
慢慢地,兒子花也不澆了,牛奶也不拿了,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看他坐吃山空。到他沒錢的時候,他會苦干的。
結果出乎我的意料。兒子有一天很惱火地說:“你給我的工資太少了,我要拿100次牛奶才賺10元錢,連一個玩具都買不到!人家小朋友考試得了100分,媽媽給100元錢呢。”我平靜地說:“學生學習好是應該的。誰都要靠勞動吃飯,如果我不上班,一分錢都沒有,誰來養活我?”兒子不再吱聲了。
此后一段時期,我已不再記工、付工資,兒子每天上學時順便扔一袋垃圾,放學回家后會收拾好自己的東西。
我想,其實我的目的基本達到了,兒子現在謹慎用錢,對不勞動者不得食有了初步的認識。
呵呵,大家路過的一定要記得這句話哦: 理財要從娃娃抓起!
請您關註:cht. 86 7 22. com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