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械操作股市 窮作家躋身千萬大戶

王力群機械操盤法:不必瞎猜的穩賺絕技
 
王力群夢想成為小說家,30多歲離職回家專心創作,意外靠著投資股票賺到財富。2000年出版《散戶投資上手的第一本書》,大賣1萬多本,躍居財經類排行榜冠軍。近年悟出「機械操盤法」,從50萬元起家,累積有4千萬元台股操作實力。
 
他接觸股票源於有錢的外公,他表示,外公去世後,留下近千萬元股票,分給子女,包括他的母親。為了解股票,1989年就以10萬元投入股市,卻落得全賠下場,開始鑽研技術分析,包括K線、均線、型態等。
 
出書後有人想跟著他學,因而開班授課,教學相長,他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忽略的東西,逐步掌握操作技巧,功力倍增。2004~2006年,卻面臨瓶頸,重新調操作模式,找到機械操盤法。
 
「何謂機械操盤法?就是事先做好計畫,有條理的去操作,簡單講就是,你的停損、停利點設在那裡,就去做。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交易計畫,你就不要做。」王力群在股市裡找到贏的策略,他表示,未來要寫文學書,圓作家夢。

王力群浸淫在股海裡26年,淬煉出優異的操作心法,目前他將1/3資金放在長線投資、1/3放在短線,1/3為現金。財子學堂發行人林成蔭表示,以資產配置的概念來說,100減掉年齡,是能夠放在股市的合理比例,「王力群現年52歲,放在股市的資金要低於50%。」
 
他建議,可將1/3現金放在債券、外幣,尤其是美元,長期看來美元有機會升值,投資報酬率較好。在股市部分,台灣股市相較全球來說,表現相對弱勢,也可考慮陸股、美股。可將1/3現金放在固定收益資產,如債券、外幣、REITs等。
 

王力群找到機械操作法,並花26年的時間將50萬元,滾到上千萬元。

他出版10多本股市書,榮登金石堂財經書榜首,是暢銷作家。

機械操盤法讀書心得

明天是漲是跌?天知道!
 
前言:預測法的習慣,會有一大部分埋藏在潛意識中,然後,它會像中毒一樣,時時刻刻都在傷害我們的健康,以及不斷地從各個層面毒化我們的思想。
 

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:輸家圈用最多的,就是預測法。
 
並不是說預測法不好,而是一般人很難把它用好。
 
一屋子鈔票並不是不好,而是一般人很難賺到這麼多鈔票。
 
如果換作是做業務的,打著預測法的招牌,才能招攬到顧客。因為太多的股市投資人,用的都是預測法。業務員或是仲介並不管這個預測法是否真的賺錢,因為他們只是生意人,而不是操作領域裡的贏家。
 
但是一般人,尤其是新手,如果想要花費較少的力氣去了解「交易的本質」,我建議還是要學點機械法的概念。因為學習機械法的初步入門,會有「學習停損」的課程。
 
機械式的運作,就是事先做好計畫,有條有理地去操作。
 
所謂計畫,講得簡單一點,就是「你的停損停利點設在哪裡?」如果你這次進場沒有設停損、停利點,你就不要做了(自古以來,在股票市場上把錢輸光的人,十之七八都是因為沒有設停損點)。
 
總之,如果你沒有一個完善的交易計畫,你就不要做了。
 
小標:結論不重要,思考過程才是關鍵
 
一般人只會問:「這支股票會漲到多少?」或是「這支股票會跌到多少?」其實這就是「摸頭猜底」,幾乎所有的贏家,包括基本派的投資大師彼得‧林區(Peter Lynch)都告訴你,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行為。但是,對於群眾而言,不摸頭、不猜底,他們就不會做了。
 
群眾總要聽到一個確切的價位,才會放心。然而卻不知道,這樣的行為在股市中意味著「輸家」。
 
很多人都自以為瀟灑,不喜歡聽分析,也沒那個耐心,他們的特徵是很爽快、很灑脫地問我:「一句話,到底要漲到哪裡?」或是「我只要結論,請直接告訴我明天是漲是跌?」
 
這樣的問話方法,確實是很爽快。之所以會有人這樣問,大概是股市內外充斥著太多的蛋頭學者整天在那裡賣弄理論、講些言不及義、牆頭草兩邊倒的怪話,讓人摸不著邊,所以才有人喜歡聽結論。但是,我必須讓大家知道的是,真正的股市操作觀念,恰好跟你的思考反過來:有時候結論並不重要!而是你的思考過程(分析流程)才是最重要的!

 

我再講一次:在很多情況下,結論不重要,而是你對於「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所準備的應變計畫」才是最重要的。
 
例如在台股的操作中,必須要常常考慮到「跳空」這個因素。就指數而言,一個200點到250點的跳空缺口足以讓人受重傷,因此在擬定操作計畫時,我們必須要把跳空缺口所引發的可能損失考慮進去,以致於我們的操作計畫,在某些地方呈現怪異的保守。那種保守,就是風險的考量,甚至是防範黑天鵝效應(極端情況的出現)的預防措施。反之,如果是一個沒有風險概念的新手看在眼裡,很多沒有被歷史淘汰掉的真實操作法在他們眼中,都會呈現這種「怪異」的保守風味。
 
許多操作者,包括我們的同學在內,都知道預測法有重大缺陷,不過,在實際操作時,大家並沒有真正了解預測法對我們的殺傷力。甚至,很多人還不知道預測法的殺傷力厲害到多深的程度(再次強調,我講的是「預測法使用不當」的時候所造成的負面影響,而不是在詆毀預測法)。
 
小標:「預測」對生活的影響很大
 
預測法的習慣,會有一大部分埋藏在潛意識中,然後,它會像中毒一樣,時時刻刻都在傷害我們的健康,以及不斷地從各個層面毒化我們的思想。
 
以股市操作而言,預測法的習慣可能對操作生涯造成以下的傷害:
 
(1)對市場未來的走勢感到不確定性,焦慮、徬徨;因為仰賴預測的人必須隨時保持觀察,所以神經容易緊張。
 
(2)因為長時間耗損心力頻繁預測,以致產生職業倦怠,對跳動的股價逐漸無感、喪失認知能力。
 
(3)因為長時間耗損心力頻繁預測,對股價變的麻痺沒有感情,或是因為錢的關係而對股價變的愈來愈有感情,到最後變成感情起伏不定、混亂失序。
 
(4)對市場的現象缺乏正確的應變能力,因為他在潛意識裡已經「預測」意外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。很多仰賴預測法的基本派跟技術派,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,都坦承自己並沒有事先了解黑天鵝效應的存在,與應該有的防範。
 
(5)由於長時間耗損心力頻繁預測,導致產生職業倦怠,對於股市學習缺乏恆心、毅力、耐心,以及缺乏持續的專注力。因為他都把心力花費在「關心市場最新動態」上面,以致於沒時間、沒力氣去充電。

 

(6)沒有感情、缺乏感動別人與被感動的能力(很多人認為機械法才是不帶感情的,其實不一定!有一類預測法中毒的人,因為已經預測到這個世界未來沒有希望,或是預測一切事物都沒有意義,所以變成灰色的消極,這就是用成見套住自己、框住自己)。
 
預測法對人生的危害,是全面性的。它也會影響到感情與家庭生活:
 
(1)對感情充滿期待:這等於間接預約了自己的幸福。殊不知人事無常,感情這種事只能隨緣。如果沒有進場訊號放出來(找到值得託付的優秀對象),就不要胡亂陷進去。
 
(2)對婚姻充滿期待:這也是等於間接預言了自己的幸福。殊不知人事無常,婚姻與家庭必須要靠不斷地努力才能維持,而不是單純憑著自己一廂情願的信心,就可以支撐下去。
 
(3)預測子女的未來: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,將來能夠從事他們自己喜歡的職業(例如醫生、工程師),而忽略了小孩本身的性向。子女的未來不能被框住,而是要從多方面去啟發。過度幫子女設想未來是不好的,通常到最後,父母的高度期待都會流於妄想,失望也大。
 
(4)預測法對於整個人生的重大危害:依照「眼前」人類社會的範本取樣,「預測」我們的未來將會怎樣怎樣。其實這些取樣的範本都太短期,格局不夠大。例如依照最近兩、三百年來的社會價值觀,「預測」我們的未來將是高度經濟成長的社會,所以決定以追求經濟成長為社會主要目標,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。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,強大的帝國都會因富裕而驕傲而敗亡,因此社會應以追求精神與物質的合諧為主,而不是把財貨放在精神之上。
 
使用不當的預測法,對人類的危害,實在太大了。
 
無數的、數不清的成見,都是因為事先的預測所引起。因為去預測,所以事先有了一個「結論」,然後就被那個結論綁死。說實在,那只是腦袋裡所臆測出來的結論,不一定就是事實真相。如果我們認為事實將會依照我們的預測去進行,那麼,無疑地,我們太不夠謙虛了。
 
沒有操盤實力的人,才會在那裡問明天會漲還是會跌……問題是:既然沒有功力,就是輸家啊,那還待在市場裡幹什麼?送錢給別人花嗎?

 

儘量不要去預測,尤其不要預測自己將來一定會在這個市場裡賺錢。因為,如果當事人不付出相當程度的努力代價,他是不可能會成功的。畢竟;他的預測只是一個幻想。
 
不要預測、不要想太多,腳踏實地努力做就對了。
 
只問耕耘,不要去問收穫。
 
【試讀2
 
心態、知識單純點,致勝率反而高
 
前言:在實戰中,更應該注重心態的調整。意思是說,如果忙了半天沒賺到什麼錢,也不要有什麼情緒,抱著平常心淡然處之即可。
 
一個比較長線的波段操作,根據李佛摩的說法,虧損不能夠超過20%。
 
20%?……歐,麥尬得,會不會太多了?假如資金100萬,好不容易等到一次波段機會,卻落得虧損20萬離場,不是很難堪嗎? 顯然贏家制定出來的法則,跟一般人的認知有很大的一段距離。
 
職業交易者短線的2~3%的停損,雖然比較符合一般人作波段時的停損標準,但這其實有點悲哀。一般的波段交易者只肯付少少代價,就想拿到整個波段的豐厚利潤。
 
小標:隨時調整心態
 
有人說:「操作不只是要賺錢,而且還要爭取時效。」嗯,對,但是在實戰中,更應該注重心態的調整。意思是說,如果忙了半天沒賺到什麼錢,也不要有什麼情緒,抱著平常心淡然處之即可。因為我們的時間不該拿來怨恨。
 
錢,要看淡一點,關鍵在於,操作策略是怎麼訂的。
 
波段操作的停利停損點的間隔設計,一定比較大。換句話說,能夠賺的時候會賺的多,但是虧的時候也較多。
 
短線操作的停利停損點的間隔設計,一定比較小。換句話說,賺的有限、但是虧的也不會太多。
 
認清市場的本質,之後,心胸要放寬。眼界開了以後,心胸也要放寬。
 
如果意氣剛強,難免會有意氣之爭,此時就很危險了。重大的虧損或是輸光的虧損,大部分都是一時意氣之爭的後果。
 
「意」是指意識,在這裡是指「猜測」;「氣」是指怒氣跟怨氣,而不是勇氣。
 
真的!要看淡一點,否則會有很多煩惱。
 
小標:不能一直把自己綁住
 
站在教育的立場,機械式操作法,不可以有任何的個人意見。
 
很多人,誤以為知識就是智慧,於是在使用機械法的時候「運用知識」,最後無法成功。
 
很多人,誤以為思考就是智慧,於是在使用機械法的時候「發動思考」,最後無法成功。

 

很多人都不太清楚,自己的潛意識偏邪欲欲望,會變成各種形狀的「意識」,然後侵入你的大腦,使你誤以為自己「很厲害、很有學問」,或是「第六感很準」,其實這只是一片虛妄、一團混亂。
 
知識程度愈高的人,愈容易掉入這種陷阱。
 
知識程度愈高的人,愈容易誤以為解開股市之謎是要「知道某些東西」,而不知道真正的解謎之鑰是在「你願不願意放棄某些東西」。
 
所謂「知道」,是明白大道的運作,而不是背誦知識。
 
很多知識程度高的人,誤以為知識愈多、學位愈高、社會地位愈高,就表示愈接近大道。 因此,絕大部分知識程度高的人,都掉入預測法的陷阱,使用不成熟的預測法去對付股市,於是無法成功。
 
使用機械法的時候,請儘量減少思考。
 
使用機械法的時候,請儘量忘記你原先已經知道的股市知識。
 
使用機械法的時候,請儘量放棄你的「自我」。

 
【試讀3
 
初步認識機械法交易系統
 
不論是基本分析派,或是技術分析派,都應該有一個系統。
 
沒有系統的知識,就很難說是知識。
 
小標:結合投資心理與交易實務
 
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,以技術分析而言,至少要包括兩大領域:技術方法與心理方法(心法)。
 
交易系統(以下簡稱系統)的最原始雛形,只有兩個機制:進場、出場(停損或停利)。而進場與出場之間,俗稱抱單。如何抱單?這是第三個機制。
 
進場的時候,要用多少資金買?買多少部位?這是資金管理(資產配置)與部位計算,分別是第四個跟第五個部分。
 
進場以後(含進場的當下),風險有多高?這是風險計算,是第六個部分。
 
第一次進場以後,是否要加碼?至於如何加碼?風險變化如何?這是第七個部分。
 
碰到盤勢不順,是否要減碼?至於如何減碼?風險變化如何?這是第八個部分。
 
如果前面都沒遵守規則拒絕進場,現在想要進場了,那怎麼辦?如何中途進場?風險變化如何?這是第九個部分。
 
以上是一套單獨系統。如果使用兩個以上的系統(例如中線與短線),兩個系統的進出點會不會打架?如何調整多重系統的同時運作?這是第十個部分。
 
另外還有一部分,就是從頭到尾全程伴隨的心理分析。這算第11個部分。

 

請讀者把以上的機制,跟前述的海龜操作法作比較,就可以發現機械法的進出規定都非常明確。既然規則明確,接下來就是實戰的問題。
 
各位可以利用海龜法去驗證過去的台股行情,結果發現:海龜法(20多年前的原始版)用在台股是可以,但是獲利並不是一般人想得那麼好。於是,所有的操作者都會進一步嘗試作一個動作,就是「改善海龜法」。也就是說,幾乎所有的機械式操作者都會面臨到一個共有的問題:
 
「我想要改善我目前的機械式操作系統,以提高我的獲利率。」
 
其實,改善一個操作系統,就必須了解其「建立系統」的相關知識。打個比喻來講,如果想要改善一架飛機的飛行速,就必須了解大量的機械知識與氣體動力學;通常這個「改善」的難度,比當初人類「發明」飛機的難度要來得低。但是,難度低並不表示沒有難度。以下,就讓我來從最基本的股市操作計畫,說明相關的操作系統。
 
中標:機械法操作計畫的範例
 
在股市中投資或是操作,都要有計畫。如果沒有計畫,操作者必死。如果沒有投資計畫,長期投資者或許有少數能夠存活,但也多半淪落到隨機致富的陷阱。由此可知計畫的重要性。
 
整個股市操作計畫(機械式的)的大綱試擬如下:
 
(1)首先要拿到正確的核心技術(讀者可先拿海龜法充當基本示範的核心技術)。

(2)把「核心技術」給保護好,用什麼來保護呢?用「風險控管」、「資金調配」、「停損機制」等等來把核心技術給包裹起來。

(3)當我們把核心技術給包裹起來後,第一個「操作系統」就完成。

(4)如果你用的核心技術是長線操作法,那麼,這個第一個出來的系統就是屬於長期的操作系統(為了方便,以下簡稱為長期系統。在海龜法中類似系統二)。

(5)如果你用的核心技術是短線操作法,那麼,這個第一個出來的系統就是屬於短期的操作系統(為了方便,以下簡稱為短期系統。在海龜法中類似系統一)。


(6)長期系統通常比較簡單(一般人學不會長期系統的原因是本性被矇蔽,而不是技術細節的問題)。因為簡單,所以長期系統可以單獨運作。換句話說,長期系統的獲利率就應該很優秀了。

 

(7)短期系統有些簡單、有些複雜(一般人學不會短期系統的原因是技術細節的問題,以及反應神經的問題;反應慢的人在大多數的機會裡會吃虧)。重要的是,短線系統通常都要搭配長線的知識,操作起來才會安全。所以,操作短線的人除了短線系統外,我個人認為要把長線的知識考慮進去,才是正確的。

(8)因為短線需要長線的保護,也就是用中線來保護短線,用長線來保護中線。所以,短線系統需要的知識很多。

(9)此時要考慮:
‧你如果只做長線,那麼,一個長線系統就夠了,不必去管短線。
‧你如果想做短線,那麼,你除了一個短線系統之外,也可能須要中線系統,以及長線系統的輔助。
‧如果要動用到中線跟長線的知識,那麼,你的學習計畫就應該把中線跟長線的智慧給包括進去。
‧如果堅持只用到一個短線系統而不管中線跟長線,那麼,就要看你的短期系統能不能解決當短線速度太快,而引起暴漲暴跌的停損問題。

 
小標:仍需要人工監督管理與參數調整
 
我要補充說明的是,目前在各個地方所使用的短線系統千奇百怪,一個人的力量,很難把這些系統都做出誰真誰偽的判別,更何況,有些操作者並不一定會百分百按照自己的系統去做,因此操作出來的績效表,也不一定能夠忠實反映。而且,大部分的操作手都不只操作一樣,很可能操作好幾樣(股票、期貨、選擇權等等),光看他的某件績效表可能會不準。因此,很多人認為一個系統最好是用機械法,尤其是電腦程式交易,這樣比較好驗證。這個觀念有它的道理,我不是很反對;但這其中的拿捏程度,不是那麼簡單。
 
雖然機械法是比較方便成立一套系統,但是其中會有很多隱藏不見的預測性質存在(或是說預測的陷阱),這一點,讀者應該注意。換句話說,在實際狀況中,一套固定式操作法的系統,不太可能永遠是百分百的機械法,而是需要一些適當的人工監督管理,及手動的參數調整。除非人類的智能已經成佛,否則由人腦所寫的電腦程式或是機械法則,暫時還不能夠完全掌握市場的演化速度。
 
人腦一定要跟電腦(或是由人腦所建立起的制式的操作法則)合作才行,如果完全交給電腦去做,短線系統就會面臨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更改參數的問題。

 

如果是長線系統,兩次參數的更改時間就會比較長,大概是十年左右就面臨一次比較大的更動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操作者,在十年一個大關過不去的原因,因為系統老舊、觀念過時、沒有更新。
 
講到這裡,已經進入一個境界了。這個境界幾乎是所有的資深贏家都沉浸在其中做研究的。從上面的第一點到第九點,已經距離一般的股民很遙遠了,也距離我們自己當初拿到「基本的核心技術」的日子很遙遠。股市學習有時效的問題,股民如果把人生最寶貴的一段時光花在到處尋找祕笈,那就太可惜了。在交易市場裡,「正確的技術」就好像是一個大花園,裡面開滿很多的鮮花。不過,一般股民只是在花園門口看到角落裡的幾朵美麗的小花,就認為自己很懂股市,殊不知,自己連門都還沒進去,有些人甚至是連門都還沒看到。

Mr.22k我認為機械操盤法心得真的要有屏除人性恐懼的心態,才能穩操勝算100%!!!!散戶投資上手的第一本書》和機械操盤法推薦給大家參考

王力群機械操盤法:不必瞎猜的穩賺絕技
 
散戶投資上手的第一本書:45個投資必勝全攻略──觀念、技術、心理、操作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r.22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